Labels

ALBERTA HUNTER ALEXIS KORNER AMERICAN PIE AMSTERDAM ANNE MURRAY ANSWER SONG ANTHONY QUINN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BADFINGER BARBRA STREISAND BESSIE SMITH BETTE MIDLER BOBBY VEE BOBBY VINTON BOSSA NOVA BRENDA LEE BUDDY HOLLY CARLOS SANTANA CAROL KAYE CAROL KIDD CATERINA VALENTE CHARLES AZNAVOUR CHARLES BROWN CHET ATKINS CILLA BLACK CLASSIC & HYMN CLASSIC & REMADE CONCH REPUBLIC 海螺共和國 CONNIE FRANCIS COVER SONG UNCOVERED DAVE BRUBECK-TAKE FIVE DELTA BLUES【美國南音】 DICKEY LEE DINAH SHORE DIRE STRAITS DOC POMUS EAST MEETS WEST【東西滙】 ÉDITH PIAF ELIZABETH COTTEN ELVIS PRESLEY ENGLAND BALLAD【英國南音】 ERIC CLAPTON EVERLY BROTHERS FADO-PORTUGAL【葡國南音】 FATHER'S DAY FIFA WORLD CUP 世界盃 FREDDY FENDER GLOOMY SUNDAY GREATEST COVER SONG HANK WILLIAMS HARRY BELAFONTE IN MUSIC HISTORY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JANIS IAN JANIS JOPLIN JIMMY SCOTT JOAN BAEZ JOE HILL JOHN LENNON JOHN MAYALL JOHNNY ACE JOSÉ MARI CHAN 曾煥福 JULIE GOLD KAREN CARPENTER KYU SAKAMOTO 坂本 九 LA GOLONDRINA LAURA FYGI LESLEY GORE LINDA RONSTADT LINDA SCOTT LITTLE PEGGY MARCH LOS INDIOS TABAJARAS MALVINA REYNOLDS MARIAM MAKEBA MARIANNE FAITHFULL MARK DINNING MARNI NIXON MARY(Ka'aihue)KAYE MATT MONRO MICHAEL JACKSON MILITARY HYMN MINNIE RIPERTON MONEY STORY & SONG MOTHER'S DAY MOVIE & SONG MUSICALS NANA MOUSKOURI NATIONAL ANTHEMS NOKIA TUNE ODETTA ORIGINAL & REMADE OTIS REDDING PARODY【戲仿】 PATTI PAGE PERRY COMO PETE SEEGER PHIL OCHS PHIL SPECTOR PINK FLOYD PLAYING FOR CHANGE PSYCHEDELIC ROCK RANDY CRAWFORD RAY CHARLES RESPONSE SONG RICKY NELSON RITA COOLIDGE RITCHIE VALENS ROCKABILLY ROD McKUEN SAM COOKE SCARBOROUGH FAIR SHIRLEY COLLINS SIMON & GARFUNKEL SINÉAD O'CONNOR SOFIA KÄLLGREN THE BEATLES THE G-CLEFS THE MONKEES THE PLATTERS THE STORY THE WALL【迷牆】 TIANANMEN SQUARE 8964【天安門】 TORCH SONG TRADITIONAL & REMADE U.S.BILLBOARD CHART VALENTINE'S DAY VERA LYNN VIOLA SMITH VIRGINIA LEE VOICE CROSSING 交織叠聲 WEDDING SONG WOODSTOCK '69 WORLD CARNIVAL【環球嘉年華】 YELLOW RIBBON【黄絲帶】 中詞西曲 中詞西曲目錄 A-Z 何國禧 周璇 地水南音 姚莉 張露 李叔同 李香蘭 - 山口淑子 潘秀瓊 舒雲 蘇馬大 MARTHA SOO 郎毓秀 關正傑

December 29, 2013

NATIONAL ANTHEM - Philippine


《Lupang Hinirang - 天賜的土地》
1898年六月五日, 菲律賓在宣佈獨立前一星期, 鋼琴家 Julián Felipe 應邀前往 Cavite, 與當地一位革命先軀 General Emilio Aguinaldo 將軍見面, 相談在宣佈獨立當天以鋼琴演奏作為追悼十三位在 Cavite 戰役捐軀的革命烈士, 於是 Felipe 試彈奏一曲由旅居香港的菲律賓作曲家 Antonio Escamilla 撰譜的進行曲 "Himno de Balintawak", 但不被 Gen. Emilio Aguinaldo 將軍接受, 認為 Felipe 可以在七天的時間內能夠創作一首較為振奮民心, 和激勵愛國士氣的樂曲。


六月十一日宣佈獨立的前一天, Julián Felipe 重晤 Gen. Emilo Aguinaldo 將軍, 即席將其新作樂曲 "Marcha Filipina Magdalo" 演奏之後, 將軍及其他革命人士欣然接受, 並即時安排與當地的軍樂團隊 San Francisco de Malabon 一起排練。翌日這首樂曲於宣佈獨立的一刻, 隨着國旗升起時奏出, 令所有觀禮的民眾倍感激昂, 及後, 此樂曲更被確認為菲律賓國歌。

Julián Felipe 1861-1944


 
"Marcha Filipina Magdalo" 這一首沒有歌詞的國歌樂曲, 在1899年曾有一位年輕的士兵 José Palma 配上西班牙文的詩篇 "Filipinas" 作為歌詞, 但僅僅半年, 這首樂曲被美國軍方下令嚴禁演奏。直至美軍在菲律賓將西班牙軍擊敗;  菲律賓人滿以為可以自治成國, 但又淪為美國的殖民統治。至1919年, 美國才允許此樂曲可演奏, 但必須同時隨之演奏美國國歌。

José Palma 
1876-1903

菲律賓被美國統治期間, 英語成為法定語文, 國歌理所當然要譯為英文, 經两次翻譯之後, Mary A. Lane 與 Camillo Osias 議員的譯本 "Philippine Hymn" 於1938年十二月被國會制定憲法成為英文歌詞的國歌。1940年開始有不同版本的歌詞, 同樣是菲律賓 Tagalog 太加祿語演譯, 有 "Diwa ng Bayan"(Spirit of the Country) 與及 "O Sintang Lupa"(O Beloved Land) 。由於1942至1945年被日本入侵期間, 這两個版本均被禁用, 必需以日本軍國歌 "君之代 Kimigayo" 取代。

日本戰敗, 1946年六月四曰開始, 菲律賓正式脫離美國的管治, Julián Felipe 與 José Palma 的作品經歴一百四十八年, 歌詞經歴幾次撰改才制定成菲語版的國歌。1954年再經修編及新訂國歌名為 "Lupang Hinirang"。1998年《菲律賓國家象徵法》第8491條, 正式制訂菲律賓語 Tagalog 的歌詞為國歌的正式歌詞, 憲制亦訂下了「國歌無論在國內或國外, 必須以菲律賓語 Tagalog 獻唱」

1898 - "Marcha Filipino Magdalo" - Tune composed by Julián Felipe,
           renamed Marcha Nacional Filipina (Philippine National March)
1899 - "Filipinas" (Original Spanish version) - Lyrics: José Palma 
1919 - "Land of the morning" (English version) - Lyrics: Paz Marquez Benitez
1938 - "Pilippine Hymn" (English version) -  Lyrics: Mary A. Lane and Camillo Osias
1940 - "O Sintang Lupa" - O Beloved Land (Tagalog)
1948 - "Diwa ng Bayan" - Spirit of the Country(Tagalog)
1956 -  Current Filipino version "Lupang Hinirang" - Chosen Land (Tagalog)
           Lyrics: Surian ng Wikang Pambansa (Institute of National Language)  


"Lupang Hinirang" - Chosen Land 天賜的土地
Composer: Julian Felipe 

PHILIPPINES



HONG KONG CONNECTION
Philippine 菲律賓自1565年開始被 Spain 西班牙殖民統治達三百三十年, 至1896年爆發革命戰爭; 在高峰期, 菲律賓革命軍沒有共同的旗幟, 所用的軍旗是由各軍團的將領自己設計, 以示所屬的部隊或營地而已。
 
獨立革命爆發之後, 獲得美國的軍事支持至進入完結的階段, 革命軍統領 Gen. Emilio Aguinaldo 渴望有一面國旗成為新國家的標誌; 1898年五月十二日與十多位革命人士乘船抵達香港, 把親自繪製的國旗草圖交給當時菲律賓流亡人士在香港的聯絡人(獨立後第一位外交官) Felipe Agoncillo, 他與家人同居於 Wan Chai 灣仔 Morrison Hill 摩理臣山, (大約是今天的 Morrison Hill Road Playground 摩利臣山道遊樂場的地段) 在接近田耕地上一幢便宜租金的獨立屋, 亦是給流亡國外人士在港暫時棲身的居所。

Gen. Aguinaldo 將軍把國旗草圖交給 Felipe Agoncillo 並指明要不假外求, 祇許由他的妻子 Doña Marcela 縫製; 及後得到女兒 Lorenza 與及曾在香港行醫的眼科醫生, 民族英雄 Dr. Jose Rizal 的侄女 Delfina Herbosa 三人在宅邸內把國旗縫製, 完成後由 Doña Marcela 交到碇泊在港內一艘美國海上防衛隊 USS McCulloch 麥卡洛號, Gen. Emilio Aguinaldo 在船上迎接這嶄新的國旗到來, 於五月十七日把這面 "Made in Hong Kong 香港製造" 的菲律賓首面國旗護送回國。

1898年五月二十八日, 菲律賓革命軍在 Cavite 省的Alapan 和 Imus 两市, 把西班牙餘下的軍隊擊敗而贏得革命的最後一戰, 陣亡烈士有十三人, 當天亦是新製成的菲律賓國旗首次公開展示在戰地上飄揚; 同年六月十二日, 在 Cavite 省的 Kawit 市, 革命將領和軍人聚集在 Gen. Emilo Aguinaldo 其歷史久遠的宅邸前, 目睹他站在窗前把國旗高舉, 新撰的國歌樂曲亦同時響起, 在菲律賓人民面前宣佈菲律賓獨立革命成功。自此, 每年六月十二日訂為獨立日。

往後的日子, 菲律賓仍被美國統治, 期間是禁止在任何地方展示菲律賓國旗, 對違規者會給予嚴厲的懲罰。二十一年後, 這項禁令於1919年取消, 菲律賓政府以行政命令, 宣佈當天十月三十日為「菲律賓國旗日」; 在這次歷史時刻, 國旗得到正式授權至被受國民尊敬, 但仍然存在一些細微的改動, 至1936年三月二十五日, 菲律賓首任總統 Manuel L. Quezon 發出行政命令第23號, 制訂了菲律賓國旗的規格, 要跟隨國家歷史研究所的指令, 該研究所亦是菲律賓國家所有徽章和紋章的權威。至二次大戰, 菲律賓被日軍佔領, 在美國的軍力之下, 日軍終要敗走。1946年美軍亦告離開菲律賓, 並宣佈當天七月四日為菲律賓獨立日; 及後, 菲律賓政府在每年的七月四日祇稱為 "Filipino–American Friendship Day" 而已。今天仍有不少菲律賓人抱怨, 如美國把菲律賓像 Hawaii 夏威夷一樣的看待, 他們可以成為美國人了!

根據 Gen. Emilio Aguinaldo 的解述, 國旗的藍色代表和平, 真理和正義; 紅色代表愛國和勇敢; 左側的白色三角形代表菲律賓人對平等的希望, 中間一個有八道光芒的旭日, 是代表最早拿起武器對抗西班牙軍隊的八個省份: Manila, Bulacan, Cavite, Pampanga, Batangas, Tarlac, Laguna, Nueva Ecija; 在白色三角形內每個角尖上的一顆星, 分别是代表菲律賓的三大地理區域 Luzon, Visayas, Mindan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