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詞 西 曲》
李麗蓮自十八歲開始走進唱片錄音室, 各類歌曲有文稿記載共五十四首。三十年代初, "時代曲"在國内的樂壇仍未定型, 她的歌曲在粤港两地較被粤曲樂迷認識之外, 亦算是周旋、李香蘭、郎毓秀、吳鶯音, 與姚莉的前輩。
李叔同 (1880-1942) 的一曲《送别》之後, 繼而是李麗蓮1932年的《重吻》, 两曲可稱香港流行樂壇《中詞西曲》的先行者。
《中 詞 西 曲》
李麗蓮自十八歲開始走進唱片錄音室, 各類歌曲有文稿記載共五十四首。三十年代初, "時代曲"在國内的樂壇仍未定型, 她的歌曲在粤港两地較被粤曲樂迷認識之外, 亦算是周旋、李香蘭、郎毓秀、吳鶯音, 與姚莉的前輩。
李叔同 (1880-1942) 的一曲《送别》之後, 繼而是李麗蓮1932年的《重吻》, 两曲可稱香港流行樂壇《中詞西曲》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