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Save The King 天祐吾皇"
United Kingdom 聯合王國國歌, 在本土舉行國際球賽或運動, 場內有不少蘇格蘭人和威爾士人, 熱情地唱著 "God Save The King", 但是, 至完畢時卻發出連串噓聲 (由於没有國歌法), 這是自從 Scotland 蘇格蘭和 Wales 威爾士自治以來, 自我意識形態漸漸擴張的表現。至今, 對大多數 England 英格蘭人的感情而言, "St. George's Cross 聖喬治十字旗" 早已經取代了被稱為 "Union Jack" 的 "Union Flag 聯盟旗幟", 至於國歌 ....
.... 2006年, 英國廣播公司 (BBC) 進行一項調查, 結果顯示有百份之五十五的英國人, 願意放棄當今的國歌 "God Save The King 天祐吾皇", 寧選長久以來在英聯邦運動會上, England 英格蘭出賽隊伍的勝利頌歌, Edward Elgar 作曲的 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 March No.1 後來由 Christopher Benson 撰上歌詞的作品 "Land of Hope and Glory 希望 與 榮耀之地"。
"Fight for Right Movement 維權而戰行動"
Sir Francis Younghusband (1863-1942)
印度裔英國陸軍軍官, 亦是探險家和心靈學作家; 1904年由他領導的英國探險隊, 在遠東和中亞的遊歴探索, 與及撰寫有關亞洲和外交政策的文章而聞名。曾任職務, 包括英國駐西藏專員和皇家地理學會主席, 後來, 他的觀點有改變, 成為神秘主義者, 與印度聖雄 Gandhi 甘地為友, 成為一個理想主義者。
1914年, 第一次大戰, Francis Younghusband 發起了一個名為 "Fight for Right Movement 維權而戰行動", 参加者的宣言是 "FIGHT FOR RIGHT TILL RIGHT BE WON 維權而戰直至獲得勝利", 目的為激勵軍人和民眾的士氣, 與及關注和幫助一些因戰事而生活窮困和社會不公。1915年八月四日, 英國 "Daily Telegraph 每日電訊報" 刊出一封他的來信, 結尾寫着: "我們捲入了一場精神衝突, 亦是一場神聖的維權而戰行動"。
至八月底, 他的信件引起迴響, 包括資金贊助、人力和物力、設立辦公室和籌辦全國的地方會議。得到許多知名作家和公眾人物的支持, 包括一首激勵民眾和振奮軍心, 比喻要重建 Jerusalem 耶路撒冷的歌曲。
"JERUSALEM 耶路撒冷"
Robert Bridges (1844-1930)
"Milton: A Poem", 1804年 William Blake 的詩集, Robert Bridges 取其中一首短詩 "And did those feet in ancient time" 請求作曲家 Hubert Parry 為撰上曲譜, 為這次 "Fight for Right Movement 維權而戰行動" 寫成一曲。1916年三月二十八日, 歌曲 "Jerusalem 耶路撒冷" 在 London 倫敦 "The Queen's Hall 女皇音樂廳" 首次響起。
Hubert Parry (1848-1918)
1917年, 作曲家 Hubert Parry 担任 Albert Hall 亞爾拔堂女士合唱團的指揮, 為支持 "National Service for Women 全國婦女服務組織" 合唱團演繹 "Jerusalem 耶路撒冷" 這歌曲。翌年, 在婦女爭取選舉權的音樂會上, 她們亦唱出這歌曲; 自此, 被認定為婦女選民的歌曲。1924年, 英聯邦國家組成 "The Women's Institute 婦女學會" 特定此曲為她們的贊歌。
Francis Younghusband 聲稱, 這行動不僅是基督教的精神, 希望它能展現於所有宗教; 但是, 至1917年底, 這場運動終告失敗, 很大程度是由於理性主義, 與理想主義兩者之間的衝突所致。歴史學家 Patrick French 把整個歴史記錄編輯成書, 1995年出版的 "Younghusband - The Last Great Imperial Adventurer"。
"JERUSALEM 耶路撒冷" 英格蘭第二國歌
William Blake (1757-1827)
創作這首短詩 "And did those feet in ancient time", 靈感是來自一個聖經以外的故事, Jesus 耶穌和 Joseph of Arimathea 亞利馬太的約瑟, 一起來到 Glastonbury 格拉斯頓伯里, 這是源自新約聖經 Apocalypse 啟示錄, 第三章十二節, 與及二十一章第三節, 當中講及耶穌將會再次到臨, 帶來建立新耶路撒冷的概念。
1927年, William Blake 逝世一百週年, 當年曾有不少人呼籲以 "Jerusalem 耶路撒冷" 為英格蘭國歌, 但提議没有甚麽回應, 看似沉寂下來, 不過, 歌曲的吸引力並沒有減退。八十多年之後, 2010年, 再經民意調查, 這首被視為愛國讚美詩 "Jerusalem 耶路撒冷" 被選為 England 英格蘭的非官方第二國歌, 亦是今天在英格蘭本土, 一些非官方場合如球賽、體育運動、學校、音樂文娛、宗教敘會, 甚至是王室盛事或儀式的頌歌。
JERUSALEM - The Royal Wedding - 29 April 2011
And did those feet in ancient time,
Walk upon England's mountains green?
And was the holy lamb of god
On England's pleasant pastures seen?
And did the countenance divine,
Shine forth upon our clouded hills?
And was Jerusalem builded here
Among these dark satanic mills?
Bring me my bow of burning gold!
Bring me my arrows of desire!
Bring me my spear, oh clouds unfold!
Bring me my chariot of fire!
I will not cease from mental fight,
Nor shall my sword sleep in my hand
Til we have built Jerusalem
In England's green and pleasant land
"JERUSALEM" 影視歌文化
1981年英國電影 "Chariots Of Fire 烈火戰車" 片名是來自其歌詞。樂曲用在1994年電影: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四個婚禮一個葬禮", 和美國電視 "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 星空奇遇記: 銀河前哨"; 之外, Hong Kong 香港 Bishop Hall Jubilee School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其校歌亦改編自"Jerusalem 耶路撒冷"。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校歌
And did those feet in ancient time
Walk upon Hong Kong's mountains green?
And was the Holy lamb of God
In Hong Kong's crowded cities seen?
And did the countenance divine
Shine forth upon our clouded hills?
And was Jerusalem builded here
Among those dark satanic mills?
Bring me my bow of burning gold!
Bring me my arrows of desire!
Bring me my spear! O Clouds, unfold!
Bring me my chariot of fire!
I will not cease from mental fight,
Nor shall my sword sleep in my hand,
Till we have built Jerusalem
On Hong Kong's hills and city land.
BBC Proms - Hubert Parry: Jerusalem (orch. Elgar)
JERUSALEM - Performed by the Cadet Glee Club of West Point, USA
"Promenade Concert 逍遙音樂會"
始於1895年, 每年夏天在英國倫敦舉行, 為期八天的古典音樂節, 首次在 "The Queen's Hall" 舉行, 由於一直以來不能普及和平民化, 音樂會創辦人 Robert Newman 認為要改變一下。1927年, 音樂會交由同年成立的 "BBC 英國廣播公司" 接辦; 至1930年, 他們更組成 "英國廣播公司交響樂團", 開始加入音樂會, 並邀請很多知名指揮家同参予演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The Queen's Hall" 受到空襲被毀, 音樂會要停下來, 至戰後重開, 並改在 "Royal Albert Hall 皇家阿爾拔音樂廳" 舉行; 至今, 入場觀眾可無拘無束地享受音樂一番。
Jerusalem and God save the Queen - Last night of the Prom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