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拙筆所認知, 有文字記載和聲音記錄的「中詞西曲」, 相信是早於晚清年代的詩人藝術家李叔同 (請另閱原文: 李叔同) 1914年在日本留學期間, 聽過日本歌曲《旅愁》之後, 把它撰上中文歌詞的《送别》; 當年, 可能他亦不知道這樂曲是源自美國1851年的作品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THE DAEMON LOVER" "THE HOUSE CARPENTER" 【罌粟花】【往事】
筆者數月前開始埋首編錄一輯【中詞西曲目錄】, 期間查看到七十年代香港女歌手 Chelsia Chan 陳秋霞, 在1979年以同一音樂調子, 先後錄製了一首華語歌曲【往事】和一首粵語的反吸毒歌曲 【罌粟花】。
''THE HOUSE CARPENTER" - Joan Baez
音樂歴史家 Francis James Child (1825-1896) 在1857至1860年期間所編錄的 "The English And Scottish Popular Ballads", 當中的歌曲有305首, 目錄第 243: Laurence Price 的作品 "James Harris (The Daemon Lover)" 全曲共八篇不同的敘事式歌詞, 由"A"至"H"合共一百二十四節段, 亦是後來所有這首民謠歌詞的出處。最完整故事的歌詞在第一篇"A", 共三十二節段。
Ben E. King
"Stand By Me, Father" 這個簡短歌詞的版本, 1955年由組合 "The Staple Singers" 演繹的唱片面世之後, Ben E. King 曾一度提議新加入不久的樂隊 "The Drifters" 把它收錄在唱片內, 但是給樂隊經理拒絕 ....
"Stand By Me, Father" - Sam Cooke
1960年, "The Soul Stirrers" 組合成員當中两位任主唱歌手 Sam Cooke 和 Johnnie Taylor, 把靈感來自 Albert Tindley 牧師的教堂福音歌曲 "Stand By Me, Father", 重新撰寫上另一首同名歌曲, 原本是由 Sam Cooke 主唱, 但是 Sam 快要離開組合以個人發展, 寧願任組合的和唱; 及後, 這歌曲唯有交由 Johnnie Taylor 以主唱歌手去完成這一曲的唱片錄音。
"Stand By Me, Father"
"When the storms of life are raging, stand by me, stand by me
In the midst of tribulation, stand by me"
1905年美國的教堂福音歌曲, 由一位住在賓夕凡尼亞州 Pennsylvania, 費城 Philadelphia 的牧師 Charles Albert Tindley 所撰寫, 他的福音歌曲作品甚多, 包括 "I'll Overcome Some Day" 即後來的經典 "We Shall Overcome", 而 "Stand By Me, Father" 一曲, 漸普及至整個美國南部的教堂; 至五十年代, 被教會制訂法案為正統福音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