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Star Spangled Banner星條旗 》
1776年七月四日, 美國脫離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大不列顛王國, 宣佈獨立為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亞美利堅合眾國", 當年仍没有正式的國歌出現, 官方場合所用的樂曲是1789年由 Philip Phile 作曲的「Hail, Columbia」, 在當年已被看待為國歌。
《 Advance Australia Fair 前進! 美麗的澳大利亞》
1788年一月二十六日, Great Britain 大不列顛帝國由十一艘船隻組成的艦隊, 攜載一千五百人 (其中有一半是囚犯) 由英國抵達 Australia 澳大利亞 Sydney 雪梨港, 登岸之後, 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之一, 而以這一天被定為 Australia 澳大利亞(澳洲)的國慶日。
《Orientales, la patria o la tumba 東岸人, 無祖國毋寧死》
1828年, Uruguay 烏拉圭獨立之後仍沒有國歌, 至1833年, 詩人作家 Francisco Acuña de Figueroa 提供一份歌詞給政府並提議作為國歌之用, 這份原有十一段的歌詞被採納後仍未配上樂曲。歌詞的第一段演譯出本土英烈在獨立鬥爭中的驍勇氣概, 而其他段落則著重表達了對前宗主國西班牙帝國和曾吞併烏拉圭的巴西帝國的憤慨。
《Du gamla, du fria 汝古老、汝自由》
瑞典國歌, 英譯《Thou Ancient, Thou Free 》, 原曲名稱《Sång till Norden 》-"Song to the North", 歌詞作者是 Richard Dybeck 於1844年寫成, 並由 Edvin Kallstenius 取材自古老民謠的樂曲, 將兩段歌詞編上。
《 H A I R 》AQUARIUS
1979 年攝製成電影, 故事講及一位因反對戰爭與父母有異見的青年 Claude 離開雙親, 由家鄉 Oklahoma 到 New York 遇上一群以 Berger 為首的嬉皮士, 開始其嬉皮生活, 但又與另一現實中的富家女 Sheila 共墮愛河, 可惜嬉皮生活被受鄙视, 又要面對愛情的現實, 最終要放棄短暫的愛情及不羈的生活, 踏上從軍之路, 最後陣亡於越戰 ....
H A I R- AQUARIUS
1967年, 兩位失意的舞台劇演員 Gerome Ragni 與 James Rado, 想將聚居在紐約東村嬉皮士的 "波希米亞" 文化生活、反越戰與反徵兵役抗爭, 用音樂劇型式搬上舞台, 但找不到演出的地方, 最後得到紐約百老匯以外的一個小劇院租给他們塲地, 近四個月的演出, 最终未受歡迎而落幕離開。